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讓溝通變得更順暢
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讓溝通變得更順暢
一、熱點概況
近日,有網(wǎng)友發(fā)帖稱,自己在微信上回復老板問題時用了一個“嗯”字,結果被老板批評:“和領導和客戶都不要回復‘嗯’,這是微信的基本禮儀”。當事人表示不能理解,準備下月辭職,此事在網(wǎng)上引發(fā)熱議。
二、各方觀點
新京報:社交固然沒特定禮儀,但人們約定俗成之中會有表達和認知習慣。我們的表達最好也能契合這類習慣,多些走心并不需要增加多少成本,但卻能帶來不一樣的表達效果。
南方日報:現(xiàn)代人的工作、生活很多都是在各種網(wǎng)絡工具上完成的,所以懂點包括微信禮儀在內的網(wǎng)絡社交禮儀,很有必要。
人民網(wǎng):有的時候,你看起來無關緊要的小事,別人并不這么看;你的無心之失,可能會給別人帶來不小的困擾。在微信與他人打交道的時候,每一個人不妨多一些尺度與分寸,多一些社交禮儀,這樣的溝通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三、深度分析
(一)社交禮儀的重要性
社交禮儀,作為現(xiàn)代人的標志,反映著一個人及一個群體的文化素養(yǎng)、人品情操和行為準則;作為人類文明的載體,反映著一個民族及一個國家的價值觀念、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方式。每個人只要置身于社會,就離不開社交禮儀。懂社交禮儀是每個人立足社會的基本前提之一,是人們成就事業(yè)、獲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條件。
(二)社交禮儀的原則
1.真誠尊重
真誠尊重是禮儀的首要原則。只有真誠待人,才能尊重他人;只有真誠尊重,方能創(chuàng)造和諧愉快的人際關系,真誠和尊重是相輔相成的。真誠是對人對事的一種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是待人真心實意的友善表現(xiàn)。
2.平等謙虛
禮儀行為總是表現(xiàn)為雙方的,你給對方施禮,自然對方也會相應地還禮于你,這種禮儀施行必須講究平等的原則,平等是人與人交往時建立情感的基礎,是保持良好人際關系的訣竅。平等在交往中應表現(xiàn)為處處時時平等謙虛待人,唯有此,才能結交更多朋友。
3.自信大方
自信的原則是社交場合中一個心理健康的原則,唯有對自己充滿信心,才能在工作中如魚得水,得心應手。自信是社交場合中一份很可貴的心理素質。一個有充分自信心的人,才能在交往中不卑不亢、落落大方,遇到強者不自慚,遇到艱難不氣餒,遇到侮辱敢于挺身反擊,遇到弱者會伸出援助之手。
4.誠實守信
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比如,在職場中尤其要講究守時和守約。在社交場合,如沒有十分的把握就不要輕易許諾他人,許諾做不到,反落了個不守信的惡名,從此會永遠失信于人。
四、參考文章
知禮方能立
近日,一名女員工在微信上回復老板一個“嗯”字,結果被領導批評:“和領導和客戶都不要回復‘嗯’,這是微信的基本禮儀”。在我們中國人生活中,始終離不開一個“禮”字。禮儀文化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之一。禮從形式到內容反映著一定的社會規(guī)范和道德規(guī)范。
在一定意義上,禮被古人看作天經(jīng)地義、人道所依的最高原則?!蹲髠鳌酚涀赢a(chǎn)語:“夫禮,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從宏觀上說,禮是用來濟世安民的,“經(jīng)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從微觀上說,禮是用于典禮儀式的。中國古代作為儀式的禮非常多,有吉禮、兇禮、賓禮、軍禮、嘉禮這五禮之分,但所有的形式都要反映同一個理念,即恭敬。所以古人有言,經(jīng)禮三百,曲禮三千,可以一言蔽之曰:毋不敬。也就是說,身心內外不可有一點不恭敬之意??梢?,禮是通過一定的形式表達恭敬、尊敬之意。
以敬為主的禮是形式與內容的統(tǒng)一,在這個意義上的禮成為一種道德觀念。孟子將“恭敬之心”作為“禮”這一道德的開端。他說,恭敬之心,禮之端也。遵循主敬的禮,是符合道德的行為;反之,就是違反道德的行為。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要求人們視、聽、言、動處處都要遵循一定的行為規(guī)范。如此,就能保持和諧。“禮之用,和為貴”遂成為古人的共識。
禮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和功能是多方面的,其精神實質也必然體現(xiàn)在多方面。禮的一個重要功能是禮分。所謂“分”,強調的是對不同等級和身份的劃分?!抖Y記·曲禮上》說:“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漢書·公孫弘傳》說,進退有度,尊卑有分,謂之禮。這兩句話的主旨是強調禮在確定人與人的親疏關系、區(qū)分尊卑地位等方面的作用和功能。應該承認和正視的是,禮的這種作用和功能盡管也有分工、秩序的意思,但更多的是凸顯上下尊卑的等級性。如果掌握不好度,極易強化等級觀念。中國傳統(tǒng)社會封建制和宗法制的內在要求正是等級制,而作為與等級制相適應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guī)范的禮制,是傳統(tǒng)文化中的糟粕,理應被否定和拋棄。
實際上,禮在其他方面所表現(xiàn)出來的道德規(guī)范和倫理精神,對鑄就中華民族的諸多優(yōu)良品質有著積極的正面作用。比如,禮讓強調將好處和方便給別人,以此體現(xiàn)對他人的尊重和恭敬。人們熟知的孔融讓梨和“六尺巷”的故事就是典型例子。類似的還有禮謙和禮卑,禮謙是對別人謙虛而有禮貌,禮卑是放下身段甚至卑微自己而寬厚待人,以表達尊重與恭敬之義。
總之,禮儀文明、禮樂文化關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氣度和氣象,而禮敬、禮讓、禮謙、禮卑又關乎一個人的修養(yǎng)和品行。國立需要知禮,人立也需要知禮。正所謂“不知禮,無以立也”。
(來源:人民日報,作者:徐小躍有改動)
【華圖在線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