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備考技巧——如何備考言語理解與表達?
首先,在言語備考中,需要了解言語具體考查的知識點。言語主要是測查應試者準確理解和把握相應文字材料內在涵義的能力。因此,考查的知識點主要有:概括并且歸納所給材料的中心意思或主旨;準確理解材料中對應詞或句的含義;結合材料的所給內容判斷作者的態(tài)度、目的等。基于此,題目常見的類型設置有閱讀理解、語句表達及邏輯填空等。
其次,對于上述題型,在備考的過程中如何提升解題能力獲取高分呢?就閱讀理解而言,如在做閱讀理解中的意圖判斷這種小題型時,先通過提問方式中的關鍵詞“意在”、“想”、“意圖”等判定題型,接著回看文段找主旨,最后根據主旨選答案。那在找主旨的過程中可以從微觀或宏觀這兩個層面進行把握,微觀層面可以借助“雖然……但是……”、“由于……因此……”等轉折、因果關聯詞來做題,宏觀層面可以借助行文脈絡對文字材料進行全面的把握,譬如“分總”、“總分”、“總分總”等。
以2021年安徽省考的第51題為例,這道題是說“公共健身器材主要由政府采購……但執(zhí)行中常常出現各種盲區(qū)。……健身器材建設好了,服務和管理工作也應跟上”,而提問方式是“這段文字意在強調”,通過問題可知,這道題是意圖判斷題,進而去找這段文字的主旨以把握作者的意圖。瀏覽文段發(fā)現,這段材料提及“但執(zhí)行中常常出現各種盲區(qū)”,出現轉折詞“但……”重點關注,并且在后文對盲區(qū)進行具體的說明,可知文段是在說公共健身器材在投入使用后出現管理缺失等問題,也就是提出問題。后文提及“服務和管理工作也應跟上”,出現了對策詞“應……”,可知作者在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即對策句,也是文段的主旨句。整個文字材料的行文脈絡是分——總形式,即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所以,再結合選項可知,作者的意圖是“公共健身器材不能‘重建輕管’”,也就是說公共健身器材要加強管理,進而鎖定正確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