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盡管網絡已成為中國網民表達訴求的重要平臺,然而,仍有一些官員對于在網絡輿論監(jiān)督下執(zhí)政“非常不適應”,對網友意見充耳不聞,以致“網絡問政”平臺成了擺設;也有一些省市、廳局網絡問政工作開展得不均衡,縣級政府開展得更少,有的不是缺少網絡問政的平臺,就是缺少實質內容,缺少交流互動的更是普遍現象。網民通過“網絡問政”參與政治和公共事務,如何防止表面化、形式化、作秀,從而把“網絡問政”常態(tài)化、制度化,需要有關部門拿出誠意與勇氣。
9.網民通過“廣東省網絡問政平臺”反映的突出問題,以及當事人通過“網上信訪”反映的訴求,經篩選后由廣東省委辦公廳交給有關地方黨委和政府部門辦理,限期3個月辦結。這項從2009年7月開始實施的嘗試,目前已經成為推動廣東有關黨政部門“施政”的有效力量。
由廣東省委辦公廳組織召開的第三次網友集中反映問題暨網上信訪事項交辦會上,廣州市委、廣東省民政廳等14個單位分別承辦了20個問題和事項,涉及國土資源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醫(yī)療保障、綜合治理、維護合法權益、群眾生產生活困難等5個方面。其中,包括廣州東圃鎮(zhèn)石溪村“黑診所”泛濫等7個網友集中反映的問題,以及韶關一些工廠經常夜間排放刺激性污染氣體影響附近居民身體健康等13個網上信訪事項。
據廣東省委常委、秘書長徐少華介紹,這些交辦事項要在3個月內辦結或作出說明,并將辦理情況書面上報省委辦公廳。2009年7月,廣東省委辦公廳召開第一次“網友集中反映問題交辦會”,交辦了網友強烈反映的17個問題,目前均已得到解決或答復;2009年9月,又召開了第二次“交辦會”,交辦了20個問題,目前已有18個辦結,剩余的2個問題正在辦理之中。每次“交辦會”均召集全部承辦單位負責人參加,并在網上進行全程圖文直播,以接受網友的監(jiān)督。
據廣東省委辦公廳網絡信息資源處有關負責人介紹,該處通過建立在相關網站上的“網絡問政平臺”等收集網友意見,經篩選后進行交辦,并對交辦事項進行跟進,在網上發(fā)帖將處理情況告知網友。
廣東省信訪局則于2009年7月建立了網上信訪頻道,并增設了網上信訪辦理處。網上信訪量由初期的每月500多件,上升到目前的每月1200多件。2009年,廣東省信訪局共受理網上信訪事項12938件,占該局信訪總量的20%;共交辦網上信訪事項3139件,其中2305件辦結,辦結率為73%,739件的辦理情況和結果在網上公開。
10.互聯網已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反映社情民意渠道和公民行使監(jiān)督權的重要載體,要使“網絡問政”真正成為聯系群眾的新方式,要使“網絡問政”常態(tài)化、制度化,一是各級黨委、政府應成立處理網絡意見的專門辦公室,各政府門戶網站特別是縣級網站,應開辟專門的欄目,同時推廣網絡發(fā)言人制度;二是各級黨政領導應定期上網傾聽網民意見,定期舉辦網絡意見辦公會,為廣大網民建言獻策提供更多的渠道,調動群眾參政議政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促進良性互動;三是建立網友留言辦理反饋等制度,讓網友意識到自己的意見、看法得到落實、回饋。
實施“網絡問政”,是落實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的具體體現,也是改進政府工作、創(chuàng)新政府服務的時代要求。網絡問政,要真正重視網意,關注網意,把網絡當作了解民情、匯聚民智、解決民憂的重要平臺,不能搞形式主義,政府應通過網絡“問政”、“問事”的制度化建設,確保問題答復的時效性和政府自身的公信度。因為及時發(fā)現問題,措施得力,不僅維護了群眾的利益,化解了矛盾,理順了情緒,還維護了穩(wěn)定,促進了和諧,有利于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傾聽民聲,集中民智,讓“網絡問政”科學的運作模式保持常態(tài)化,不僅要創(chuàng)新思維,更新觀念,更要千方百計為網絡制度化建設提供一切保障,只有這樣,才能讓一個充滿活力、和諧有序、建設性的網絡民主平臺真正成為擴大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