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12日,由教育部高教司主辦、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承辦的基因組科學人才聯(lián)合培養(yǎng)研討會在深圳召開,來自教育部高教司、廣東省教育廳、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多所著名高校的近50名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索高校與科研機構聯(lián)合培養(yǎng)基因組科學人才的新機制與可行性。
教育部高教司蘭利瓊博士表示,高校與科研機構合作符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的要求,并高度贊揚華大基因研究院所取得的系列重大成果,希望通過此次研討會,將高校與科研機構共同深入探討的聯(lián)合辦學模式進行推廣,以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把我國從人力資源大國建設成為人力資源強國。
會議期間,多所與會高校對華大開展基因組科學人才培養(yǎng)計劃項目表現(xiàn)出積極合作意向,為高校與科研機構聯(lián)合培養(yǎng)基因組科學人才新機制的探索奠定良好基礎。
“記者從深圳華大研究院獲悉,2010年3月15日,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東南大學創(chuàng)新班學生加入華大。3月19日,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學生加入華大。創(chuàng)新班的隊伍正在逐漸壯大。”
“記者從深圳華大研究院獲悉,今年1月,該院與武漢大學簽署協(xié)議,共建基因組科學創(chuàng)新班,第一批12名學生于3月9日加入華大。3月15日,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東南大學創(chuàng)新班學生加入華大。3月19日,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學生加入華大。創(chuàng)新班的隊伍正在逐漸壯大。”
背景
3月4日出版的《自然》雜志刊登社論——《科學家真的需要博士學位嗎?》(Do scientists really need a PhD?),文章以深圳“華大基因”(BGI)模式為例,分析了不同的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間的優(yōu)劣。
文章說,不同國家間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存在差別。美國和歐洲長期以來認為,學生需要完成多年的研究生訓練后才能全職加入產業(yè)界或學術界最重要的研究機構。而在亞洲,科學界傾向于重視定向的、應用性研究,對于學術研究生訓練就強調得較少。這種方法最極端的例子要屬BGI。
就《自然》看來,BGI的這些研究人員聰明而自信,年輕卻極為有經驗。但他們中卻很少有人計劃進行研究生學習。那么,這些“發(fā)育”中的科學家如此一心一意地聚焦于測序技能,會不會讓他們吃虧?答案并不明晰,這種模式也許真的能夠產生未來的有活力的領導人物。
文章最后說,考慮到西方學術培養(yǎng)不斷增加的嚴格程度和時間長度,BGI模式也許值得認真考慮。如果BGI能夠取得成功,那么它對于基因組學創(chuàng)新性方法和教育及培養(yǎng)來說都將是一個典范。
回應
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董事長楊煥明:“我仔細讀了《自然》的社論,把我們寫得比我想的還要好,但題目糟透了——科學家還需要博士學位嗎?我們絕對不反對科學家拿博士學位,我們對學生說,還要讓你們拿到學位。當然,他們拿學位在具體操作上太容易了,很多大學都對我的學生說你們到我這里來吧,我給你學位。很明顯,他們現(xiàn)在的水平比一些拿到博士學位的人的水平已經高了。”
華南理工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王小寧:“不是科學家不要博士學位,是沒有博士學位也可以參與重大科學研究,并作出貢獻,提前參與重大科學研究可以更快拿到博士學位。這是一種精英式教育,不能推廣到所有本科生。”
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長李松崗:“它(創(chuàng)新班)至少應該是未來發(fā)展的一個方向,不是所有人才培養(yǎng)都要走我們這條路子,但至少是一種人才培養(yǎng)的補充方式。”
縱深
在研討會上,對去年起引起廣泛關注的“華南理工大學——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基因組科學創(chuàng)新班”(以下簡稱“創(chuàng)新班”)的探討顯得頗有意義。當這個創(chuàng)新班中越來越多的在讀本科生在《自然》、《科學》上發(fā)表論文時,人們的評論、猜測、懷疑、擔憂也緊隨其后。
華大:創(chuàng)新班學生拿博士帽更容易
2010年3月4日出版的《自然》(Nature)雜志刊登社論——《科學家真的需要博士學位嗎?》,這篇文章在國際范圍內產生的影響給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董事長楊煥明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最近到歐洲訪問了5個國家,華大第二代、第三代骨干作了三場報告,訪問的大約10個單位沒有一個不問這個事情。他們關注的是:這是不是真的?”楊煥明在會上說。結構發(fā)現(xiàn)者、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詹姆斯·沃森就當面問第三代年輕人羅銳邦:你真的是21歲嗎?
年僅20歲的本科生羅銳邦2009年12月就以“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自然》生物技術分刊上發(fā)表論文,同樣在《自然》、《科學》上發(fā)表論文的還有創(chuàng)新班的多位同學。
年輕的科學小牛人們成了媒體關注的焦點。創(chuàng)新班學生以后的心理承受能力、社會交往能力會怎么樣?知識面會不會太窄?大學生做出的這些科研成果是不是低水平的,如果是高水平的還要科研人員做什么?創(chuàng)新班的培養(yǎng)模式有沒有普遍性?
楊煥明擔憂,把創(chuàng)新班的培養(yǎng)模式和學生們置于全國甚至全球媒體的關注下未必是好事,暴風驟雨會把新生的幼苗折斷。“一定不要輕易說一個玩意是新生事物,說它是新生事物首先是對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說它是新生事物,我們應該想怎樣給它培點土、澆點水、施點肥,沒有整個社會的支持,這個工作是做不下去的。”
“創(chuàng)新班不是一個溫室。”已近60歲的楊煥明對這些年輕的學生們、華大的“第三代骨干”充滿信心,認為學生們的接觸面比很多教授包括自己更廣,學生們上網找答案的速度比自己更快,每天接觸的人也是“三教九流”,解決工作上遇到的困難自然鍛煉了心理承受能力,與很多人的交流直接培養(yǎng)了適應社會的能力。
華工:創(chuàng)新班是一種精英式教育
“到目前為止,創(chuàng)新班的同學90%以上都參與了大科學研究,其中有一些在Nature、Science等雜志發(fā)表和待達標論文中成為作者。”
華南理工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王小寧在公布這個數(shù)據(jù)后,緊接著強調學生到華大并不是追求發(fā)表文章,而是更關注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希望為未來培養(yǎng)、造就和儲備一批人才,而且能讓他們在全球引領更新領域的發(fā)展。“所有同學最大的收獲是解決問題、回答問題的能力有非常快的發(fā)展。”
“不是說科學家不要博士學位,而是強調不要輕視本科生尤其是低年級本科生,他們完全有能力參與大科學研究,并且可以做出實際成績。另外,提前參與大科學研究可以讓他們更早地拿到博士學位。”王小寧提倡“學術無起點”,這個觀念被很多創(chuàng)新班的學生推崇。
王小寧也強調,這是一種精英式教育,肯定不是所有大學生都合適,創(chuàng)新班的有些同學是可遇不可求的。“就像不是所有運動員天天訓練就一定能拿金牌,不是所有人天天唱歌就能當歌唱家,我們更注重個性化的培養(yǎng)。”他認為,國內大學目前還是要采取精英和職業(yè)教育培訓雙軌并行的方式,一流大學中精英教育的受試者比例要大,但也要考慮一部分就業(yè)導向型同學的訴求。
與會的南京大學博士錢柱中告訴記者,高校與科研機構共同培養(yǎng)人才的方式并不少見,只是并未成為主流。為什么華大與華工之間的合作培養(yǎng)引發(fā)了如此多的關注?王小寧說,華工提供了種子,華大提供了特殊的土壤,這家測序能力及基因組分析能力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基因組中心,起點高,開花結果引人矚目。